8月31日,中超联赛第23轮有一场很吸引人的比赛,是山东泰山在主场对战北京国安。要知道,这场受关注的比赛,裁判是来自约旦的国际级裁判阿达姆·马哈德迈。这已经是本赛季中国足协第三次请外籍裁判来执裁关键比赛了。阿达姆·马哈德迈之前吹罚过上海海港和天津津门虎的比赛,当时的点球判罚还引发了争议呢。后来,他留在中国,专门为这场比赛做准备。
虽然主裁判是外籍裁判,不过这场比赛的VAR(视频助理裁判)和边裁还是中国本土裁判负责,具体名单会在8月29日官方公布。这样的执法组合不是随便安排的,是经过考虑的。请外籍裁判,是希望用他们“中立”的身份,减少比赛判罚争议带来的猜疑和矛盾。这做法既是比赛管理的创新,也是和国际执裁理念接轨。
这些年,中超联赛在关键比赛用外籍裁判成了常见的事,原因有三个:减少争议、缓解压力、提升比赛公信力。要注意,这不是说外籍裁判能力一定比国内裁判强,像马宁、张雷这些国内裁判也很厉害,而是外籍裁判的身份能让比赛更独立。在现在公开透明的时代,这种独立性很重要,也能保障赛事程序公正。特别是争冠或者保级的焦点赛事,这样安排很有意义。
虽说视频助理裁判能给现代足球提供技术帮助,但最终判罚权还是在主裁判手里。外籍裁判的意义就在关键判罚的公信力上。不管啥情况,作为比赛“最终决策者”,他们要判断VAR管不了的细节,还要对比赛整体进程负责。在压力大的场合,他们中立身份的作用没法替代。请外籍裁判,就是为了让比赛尽量在公正、透明的氛围里进行。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