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不仅是进球与欢呼的盛宴,更是VAR技术首次全面亮相的舞台。其中,手球判罚成为最富争议的话题之一。从小组赛到决赛,多场比赛因手球视频回放改写结局,球迷们至今仍对某些瞬间争论不休。 小组赛首轮,法国队凭借格里兹曼的点球1-0领先,而这粒点球正是通过VAR确认的手球犯规。澳大利亚后卫里斯顿在禁区内手臂触球的视频片段被反复播放——皮球是否先击中他的身体?手臂是否处于自然位置?慢镜头中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检视,裁判最终维持原判。 克罗地亚与法国的冠军争夺战中,佩里西奇禁区内手球送点的判罚成为转折点。视频显示他在争顶时手臂轻微触球,但争议点在于:这是否属于"故意扩大防守面积"?VAR介入后,主裁判皮塔纳观看长达三分钟的回放才做出决定,这个判罚直接影响了冠军归属。 四年过去,当球迷们重新观看这些2018手球比赛视频时,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心跳加速。VAR技术虽然减少了误判,但关于"故意与否"的主观判断,仍是足球规则中永恒的灰色地带。手球判罚:绿茵场上的永恒争议
经典案例:法国vs澳大利亚的VAR首秀
"科技让比赛更公平,但人性化的判罚尺度依然重要。"——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
决赛争议:佩里西奇的"无意手球"
值得回看的5大手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