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5年里,一种特定类型的球员已成为欧洲最炙手可热、甚至有时价格最为高昂的潮流——那就是左脚踢右路的边锋。

巴塞罗那的拉明·亚马尔、利物浦的穆罕默德·萨拉赫、阿森纳的布卡约·萨卡,以及拜仁慕尼黑的迈克尔·奥利塞,正是这一现象当下最耀眼的代表。而在他们之前,一些传奇球星早已率先开辟了这条道路,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阿耶恩·罗本、加雷斯·贝尔、安赫尔·迪马利亚、里亚德·马赫雷兹,当然,还有无可争议的 Lionel Messi。

研究表明,仅有20%的球员是左脚球员,这或许正是为什么过去每隔两三年才会涌现出一位像梅西或罗本那样的顶级边锋。然而如今,在精英级别赛事中,每年都能看到数位这样的天才涌现——这得益于青年教练们积极应对现代足球战术的转变,并主动满足俱乐部与球员双方的需求:培养能够直插防线核心区域并完成射门的“反向边锋”,而非一味贴近边线传中。

眼下,2025-26赛季似乎已悄然成为一批令人瞩目的左脚右路新星大放异彩的舞台。年仅18岁的亚马尔领衔了一支由年轻才俊组成的队伍,其中包括皇家马德里的弗朗科·马斯坦图诺、切尔西的埃斯泰瓦奥,甚至可能还有刚刚于周六以15岁之龄完成英超首秀并制造点球的阿森纳小将马克思·道曼。

**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传统边锋与传中技术曾长期主导英超赛场,并深刻影响着整个欧洲足坛。当时,4-4-2阵型中通常配备两名中场、两名前锋,以及两名边锋分别用各自擅长的脚法内切至禁区传中——这种打法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曼联队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左脚的瑞恩·吉格斯镇守左路,而右脚的戴维·贝克汉姆则活跃于右路。球队的进攻套路清晰明确:通过精准的传中,为锋线球员创造破门良机。

放眼整个欧洲大陆,类似战术也屡见不鲜。例如在意大利,许多球队更倾向于采用5-3-2阵型中的边后卫而非传统边锋,但他们的职责其实与边锋相差无几——同样依赖传中来威胁对手防线。毕竟,任何一名边后卫若选择从边路内切,不仅会削弱球队的宽度、堵塞中场空间,还可能让队友在反击时暴露防守漏洞。

然而,如今的足球风格已截然不同。如果要追溯传统边锋的衰落,那么2009年至2012年间无疑是关键节点:正是在这一时期,巴塞罗那和西班牙国家队彻底改变了比赛格局,他们凭借细腻短传配合(即所谓的“蒂基塔卡”)以及对控球权的极致追求,成功击败对手。

随后,数据分析的进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战术调整的正确性:传中实际上是一种极低效率的得分方式。据The Athletic的研究数据显示,只有1.3%的传中能直接转化为进球——换句话说,大约每76次传中才会有一次破门;即便考虑到传中后6秒内发生的进球,这一比例也仅升至2%。

正是基于这一认知,现代球队纷纷放弃传统的传中战术,转而采用4-4-2阵型中的第三名中场取代第二名前锋,从而彻底重塑了边锋的角色定位——使其更多地融入4-3-3或4-2-3-1体系之中。这种全新的边锋角色,让梅西、C罗、罗本和贝尔等巨星得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进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进球狂潮……一时间,所有球队都渴望效仿这些标杆式球员的踢法。

对此,曾在巴西豪门帕尔梅拉斯执教七年、帮助培养出埃斯泰瓦奥(切尔西)、恩德里克(皇马)等众多年轻天才的资深教练罗杰里奥·费雷拉向ESPN解释道:“关键在于成为世界上最具决定性的球员。”他指出,过去这一角色多由前腰(No. 10)或中锋(No. 9)担当,而如今,边锋却成了新的焦点。“罗本和弗兰克·里贝里是最早引起我注意、并深刻影响我执教风格的一对顶级反向边锋,”费雷拉回忆道,“尤其是罗本,我记得在他职业生涯初期,他还是一名典型的左路边锋。但后来,随着比赛理念的不断演变,情况发生了变化:如果你是一名右脚球员,却站在右路,即使你10次触球,大概有7次都会被迫沿着边线活动。但如果你是左脚球员,却踢在右边,当你内切时,就能直接看到球门!这种优势恰好弥补了中锋位置因传中机会减少而导致的进球乏力。”

**更广泛的影响**

反向边锋的崛起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边锋的战术地位,还在球场上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边后卫身上——他们的角色如今变得更加全面。过去,边后卫的主要任务可能是专注于防守,很少参与进攻;但如今,他们不仅要覆盖整条防线,还要保持球队的宽度(因为边锋已经内切),甚至摇身一变成为全队中最出色的传中手,同时出色完成防守职责。

与此同时,这种战术变革也让边锋逐渐被推向前场更靠近球门的位置,从而更容易创造出决定性的得分机会。而这一趋势反过来也深刻影响了中锋的角色定位。费雷拉认为,当时传统中锋数量的锐减,正是因为他们开始承担起更多创造性职责的结果:“我们失去了那种喜欢积极拼抢的传统No. 9中锋。”例如利物浦的罗伯托·菲尔米诺,或是皇马的卡里姆·本泽马——他们往往更多地扮演起为边锋输送炮弹的角色,而非亲自操刀射门。

当中锋逐渐转型为组织者,边锋频繁出现在禁区内,而边后卫也被迫压上助攻时,这迫使中场球员在某些战术体系中不得不更加谨慎,以免球队在反击中被撕裂。利物浦的乔治尼奥·维纳尔杜姆便是这一转变的最佳例证:他曾是一位攻防俱佳的全能型8号,但在近年来却更多地专注于高位回抢与快速传递,而非直接参与进球争斗。

事实上,今天我们在球场各处所看到的诸多战术角色扩展或微调,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边锋位置的互换效应。

**为何左脚球员身价更高?**

play1:24 莫雷诺盛赞切尔西小将埃斯泰瓦奥首次首发表现英勇

阿莱·莫雷诺对17岁天才埃斯泰瓦奥的英超首发出场表现印象深刻,切尔西最终以5比1大胜西汉姆联。

研究显示,仅有20%的足球运动员是左脚球员,因此市场上真正具备梅西或萨拉赫潜质的顶级左脚球员本就稀缺。相比之下,高达80%的球员有机会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反向右路边锋。而一旦再考虑到这一角色所需的其他关键素质——速度、盘带能力、自然体能、临门一脚的冷静度等等,找到真正脱颖而出的超级巨星的概率便进一步降低。

正因如此,在顶级联赛中,像梅西、罗本和贝尔这样堪称传奇的左脚边锋,其出现频率竟一度稀少到每两到三年才有一人崭露头角。

然而如今,各俱乐部已深刻认识到这类球员的巨大价值,甚至不惜主动培养他们,将其塑造成未来的明星。费雷拉回忆道:“当我还在巴伊亚效力时,球探曾告诉我们:‘如果球队中有一位速度快、一对一能力强的球员,那就让他踢边锋吧——因为这是当今世界最受追捧的位置。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后卫和中场球员,但像这样的边锋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人才。这一点,在巴西的每一支球队中都如出一辙。’”

**下一代的希望**

事实胜于雄辩——如今,我们正见证一股强劲的左脚天赋浪潮,它们正在右路迅速崛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年轻球员如此与众不同?ESPN驻场球探托尔-克里斯蒂安·卡尔森为我们带来了深入分析:

**拉明·亚马尔,巴塞罗那**

年仅18岁的亚马尔,已然跻身今年全球最佳球员的热门候选名单。他的成长速度之快,几乎无人能及——甚至超越了梅西和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当年的突破速度!

**弗朗科·马斯坦图诺,皇家 Madrid**

皇家马德里今夏可谓未雨绸缪,早早以4500万欧元的转会费从

巴西球员比赛中被闪电击中身亡 另有多人受伤,此前已有多起雷击事件
舟山市足球比赛—舟山市隆重举办年度国际帆船锦标赛与马拉松大赛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盛大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