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位进军NBA的中国男篮名宿,前国手王治郅接受了央视《篮球公园》的专访,采访中,王治郅谈到本赛季CBA联赛发展现状时,批评现在CBA联赛太过依赖外援,长久下去会耽误本土优秀球员的成长!

面对特约记者提问关于CBA联赛现状,大致坦言:“过去,球队有特别厉害外援,并不影响培养好的国内球员。现在有些比赛,现在的外援一哑火,球队直接缴枪投降了!我希望国内球员别老当配角,要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带领球队拿下比赛。”

诚然,本赛季CBA联盟在外援使用政策放开了,从原来的4节4人次增加到4节7人次,那就意味着除了决胜的最后一节,前三节都可以使用双外援作战。为了最快捷增加球队的即战力,很多球队都拼命找外援,比如本赛季打入4强的山西男篮,整个赛季一共先后更换了多达11名外援。甚至连广东男篮这种抠搜的队伍都先后更换了7名外援。由此可以说明,不少本土球员上场时间也因为外援使用人次增加,逐渐被边缘化。更有甚者,有时候3-4名外援加起来得分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展开全文

对于本赛季出现这种过度依赖外援现象可以有两个不同视角的解读。往好的方面看,虽然压缩了一部分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但优胜劣汰是各行各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的基础,外援使用人次增加能促销联赛竞技水平提升,给为国养士的俱乐部提供更好的平台,何乐而不为?再说了,代表国家队出战国际大赛的无非就是12个人,哪怕一支球队只有4名本土球员可以获得稳定的上场时间,20支球队就有80名本土球员可以在一个竞技水平更高的平台上历练,这也是优中选优的人才培训思路。

如果往坏的方面想,竞技水平提升就意味着容错空间小了,对于要追求成绩的球队就会令一些年轻球员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外援占据大量的球权,本土球员支配球机会少,自然就缺少了锻炼价值。当然了,这跟本土球队自身能力高低也有直接关系,有些球队本土球员能力强,同样能够得到足够的球权和战术地位。像广厦的孙铭徽、胡金秋,北京队的周琦,陈盈骏,辽篮的赵继伟、张镇麟,还有广东队的徐杰胡明轩等人,他们都是球队的核心人员,自然就拿到更多的球权。

说到本赛季对外援依赖最少的球队,或许非广东男篮莫属。季后赛两轮系列赛,无论对手是上海男篮还是山西男篮,徐杰和胡明轩都是对方重点针对的防守对象,一方面是广东队的后场双枪能力足够强,可以盘活球队整个进攻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广东队的外援实在太拉胯,除了老迈的吉伦沃特还有一定的进攻能力之外,剩余3人进攻端手段单一,跟其他球队引进的那种能够大包大揽的超级外援水平差远了。而徐杰和胡明轩水平再高比赛影响力也无法跟超级外援相提并论,所以也就解释了为何8进4球队被山西男篮横扫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哥伦比亚惊险晋级!世界杯H组生死战复盘与出线形势深度解析
从暴躁少年到幸福家庭:解读奥运冠军陈玘的传奇人生